2022年7月6日上午,56岁的仝秀国织了半上午渔网后,便开始用手机直播卖渔网,他的妻子站在他身后,向客户展示着不同规格的渔网,直播间里400多人在围观。
仝秀国是山东省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他传承的是手工织手抛网。手抛网,各地叫法不同,手撒网、扣网等都是指这种渔网。这种渔网曾是河湖及近海的主要捕鱼工具。
仝秀国不仅自己织网,还把网线放到60多家农户,让这些农民家里的老人、妇女帮着织渔网。
在这大雨天里,当地有多少老人、妇女坐在家里手工织手抛网,仝秀国说,还真不好估计,反正会织网的人太多了,有空织上几梭子,已经成了当地很多人的习惯。近些年,他每年卖掉的手抛网都在千条以上。
仝秀国是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仝家庄村农民。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仝文庆说,要说织渔网,现在还是用机器的多。这个1400多口人的村子,有97台织渔网的机器。织渔网工序多,一台机器需要三个工人才能忙过来。机器织完的渔网只是半成品,后面好多工序需要手工才能完成。
“我们全村,围着渔网干的,至少有800人。”仝文庆说,“我们粗略算过,这些人靠围着渔网干,人均年收入约2.7万元。仅渔网一项,一年就能为我们村带来2100多万元的纯收入。渔网早已成为全村的主要产业。”
仝家庄村人围着渔网转、靠着渔网富,是小泊头镇的一个缩影。
小泊头镇组织委员刘豪男说,全镇有100多家渔网具企业,600多个专业户,1.8万台(套)与渔网具相关的机器,能生产200多个品种的渔网具,年织各类渔网具产品36万吨,网上卖渔网具的电商超过100家。
“小泊头镇人口是4.3万,从事渔网具生产及相关产业的人超过2万。这2万多从业者,人均年工资性收入3万元,渔网具这一产业,一年可为小泊头镇以农民为主要群体的人带来6亿元的纯收入。产业振兴乡村,在我们镇已变成现实。”刘豪男说。这就不难理解,小泊头镇的工业产业园内,进驻的全是生产渔网具的企业。
小泊头镇商业协会会长、无棣县网具行业协会秘书长杨金海说,小泊头镇的渔网具产业,也是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过程。
小泊头镇境内河渠多,又临近大海,当地农民有手织渔网的传统,不管是河湖用的手抛网等,还是近海用的海网,很多人从小就学着织网。可人工织网效率低,难以形成规模效益。
20世纪90年代初期,半机械化的织网机被引进小泊头镇,几年后被全自动化织网机替代。这些年来,织网机越来越现代化、智能化,让全镇从业者织出更多、更好的渔网具来。
从开始的单纯织渔网具,这一产业的链条不断被拉长,拔丝、捻线等相关配套产业迅速发展起来。
55岁的杨金海有3家与渔网具生产相关的企业,其中一家企业专门捻渔网线。根据不同规格、用途等的渔网具用线要求,靠机器把3至30多股的线捻成一股,用来织渔网具。捻线车间共用工60多人,杨金海2021年为这些工人开出的工资是346万多元。
“进企业干活的只是一小部分,更多农民是在家里干活。”杨金海说。织渔网具实现了机械化,可像串边、拴坠、绑浮等,还需要手工完成。机械织成的渔网具,会被分送进全镇各村,由众多的农民坐在家里完成后续手工工序。“这也是渔网具这一行业能吸纳2万从业者的原因。”杨金海说。
刘豪男说,这些后期需要手工完成的活,技术要求不高,劳动强度小,很适合农村妇女、老人在家里完成。“在我们小泊头镇,因为有渔网具产业,早已没有闲人。”他说。
在渔网具产业兴起以前,小泊头镇年轻农民多到北京、天津打工。现在,这个镇基本没有跑远路打工的农民了。在家门口围绕渔网具产业找个活干,地里活不耽误,还能照顾老人、孩子,收入一点不比跑出去低,谁还愿意向外跑?
近几年,小泊头镇的渔网具产业,也在向农业用网进军,可以生产爬藤网、遮阴网、防虫网、防鸟网、防雹网等。
“我们的产品,还是主要集中在渔网具上。”杨金海说,“中国沿海,内陆有大些江河的地方,进行渔业捕捞、养殖的,都有可能用的是小泊头做出来的渔网具。”不仅如此,这个镇生产的渔网具,已经出口到俄罗斯、韩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芬兰等渔业生产大国。从当地农民手工织网用来自家打鱼用,到现在渔网走出国门,小泊头镇的渔网已经实现了“撒”遍天下。
为了更好地引导全镇渔网具产业健康、持续、稳定发展,破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“联动难、同步难、配套难”等问题,小泊头镇建立了高端渔网产业链党建联盟。
这一联盟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党建书记,围绕基础建设链、原料链、拔丝链、织网链、定型链、附件链、销售链、安全环保链、营商环境链等各个环节,吸纳59家上中下游企业加入,组成全产业闭环链条,走出了“党建引领、行业领跑、产业链接、互促共进”的发展路子。
小泊头镇的渔网具产业,有更大的雄心。“我们现在的渔网具产品,以用于近海捕捞为主。随着海洋渔业的新发展,我们正在向深海捕捞渔网具生产方向发展。”杨金海说。(高士东 杨景成)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