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棣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    首页 > 房产资讯 > 房产资讯各地房产 >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2020-04-30     来源:孙允广     浏览:833

    01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究竟会不会涨?

    当下,对于房价是否上涨的话题,讨论得沸沸扬扬。

    很多人担心,疫情过后,房价会大幅上涨。这种担心,其实主要来源于2个因素:

    1、报复性消费反弹

    疫情期间,很多人在家隔离,发现一家人挤在一起,洗手间不够用了,阳台也不够用了,会觉得家里各方面都不舒服,发现各种问题。

    平时都上班,感受不那么明显,现在集中爆发出来,很多人就有了想买个大房子的冲动和愿望。

    2、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

    前不久,美联储宣布无限QE。理论上讲,量化宽松会导致货币贬值,进而导致实体资产价格的提高。

    3月份,国内对降准、降息的呼声很高。3月16日,央行降准0.5至1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资金约5500亿元。4月15日,MLF“降息”再次到来了!央行公告表示,开展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1000亿元,期限为1年,利率为2.95%。

    市场利率又下调了。换句话说,你手里的钱不值钱了,而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更充足了。这在理论上,会推高房价。

    但是,这个仅仅是理论上和短期的信息。我认为,长期来看,中国房价依然会保持平稳和小幅下跌。

    具体理由有三个:

    1、国家“房住不炒”是明确且坚定的

    去年,中央政治局会议有过明确定调——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”,而且人民日报当时也发了一个微博评论:炒房,此路不通。

    尽管当下,第一季度GDP下跌6.8%,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,而且3月份、4月上半月,经济都有明显反弹迹象。这并不会影响国家的长远政策,不是说经济一不好,就要推房地产的。

    从长远来看,国家未来的经济策略,就是让房地产平稳落地,推动物联网、5G、生命医学等新经济腾飞。

    所以说,房子想涨价,没有政策基础。

    2、降息是定向的,很明显地撇开了房地产

    无论是3月16日的降准,还是4月15日的降息,都是定向的,很明确地不搞“大水漫灌”。目的就是发放普惠金融贷款,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。

    当然,实际中,上有政策,下面往往可能会有对策,可能会有一些人把水引到房地产上面。但是,现在银行的审核会越来越严,监管也只会越来越严格,可操作的空间并不大。

    3、“报复性买房”是个伪命题

    尽管很多人会抱怨屋子小、阳台不够,但是抱怨,不等于“报复”。

    地产大佬冯仑说:房地产行业没有那么大的报复劲,报复是要花钱的。一旦要花钱,就会慎重。

    买房不等于出去吃顿饭、旅旅游,可以说走就走,买房是一个非常重、并且非常理性的决定。

    而且,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实际上处于房子产能过剩阶段,加上未来人口增长动力不足,房地产长久来看,终将平稳落地。

    结论:

    短期内,房价会有波动,但是波动不会太大。由于疫情影响,人们消费动力不足,部分开发商为了加速回款,会降价卖房,一些地区的房价也会下跌。

    长期来看,未来20年,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人口基础较大,房价会趋于微涨,但不会高于经济增长率。二线城市基本稳定,其他三四线城市,会逐渐下跌。

     

    02

    汽车消费下跌40%,需要担心吗?

    前段时间,乘联会发布数据:一季度汽车零售量为301万辆,同比下滑41%。

    某种程度上,汽车消费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或地区,经济活力的体现。

    国家也愿意刺激汽车消费,因为汽车的生产链条非常长,从发动机、车架、玻璃、轮胎等,一辆汽车需要各种配套厂生产,能够带动产业链上大量的工人就业,以及当地的税收增长。

    反之亦然,汽车销售的下滑,会对经济和工人就业,造成强烈波动。

    此次数据下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,大部分人仍倾向于非工作时间,留在家中,消费也主要以线上消费为主。

    不过,好在3月份下滑数据是40%,相比2月的下滑78.7%,已经呈现V字型反弹。疫情逐渐好转后,市场会逐渐恢复。

    最大的好消息是,3月31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3个利好消息:

    一是,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。

    二是,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,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。

    三是,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,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.5%征收增值税。

    这种强力政策,一方面给买车用户带来实惠,另一方面也会拉动消费崛起。对于汽车消费的未来,不必太担心。

     

    03

    制造业会撤出中国吗?

    短期内不会。长期看,最担心的是“技术脱钩”。

    中国制造是一个操作系统,你可以复制单个工厂,但很难复制整个操作系统。当下,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出口的份额占比约为18%,基本上相当于除了中国和日本,亚洲其它国家的总和。所以,很难找到其它承接地。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很多人对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概念,我举几个例子:

    山东潍坊的昌乐县,生产了全世界近1/3的吉他; 全世界近1/3、全国50%的泳衣,都来自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市; 浙江省衢州的江山市,生产了全国33%的羽毛球,并供给全世界; 江苏省扬州市杭集镇生产了全世界60%的酒店用品; 湖南省邵东市生产了全世界70%的打火机; ……

    也有很多人会质疑,这些都是低技术产品,没啥了不起的。

    我以一个钢卷尺举例,河南商丘市稍岗镇生产了全国超过85%、全世界超过50%的钢卷尺。

    你在淘宝上,三四块钱就能买个5米的钢卷尺,除了各环节利润,成本不到2元。钢卷尺的生产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,但是这种成本控制能力,绝对不是“低技术”的,而是依靠强大的供应链系统支持。

    脱离了这个系统,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个价格,这是中国制造最不可复制的能力。

    但是中国也需要警惕,一是要防止低质量产品冲击到整体制造业的形象;二是千万要避免与全球技术的脱钩,因为全球市场同步、技术也就是同步的,一旦技术上脱钩,用一国之力对抗经济全球化是很困难的。

    保住中国制造业的优势,其实最主要就是2点:

    1、在内部推进市场化改革;

    2、外部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秩序。

    这两点看起来轻松,实际上需要很大的魄力。

     

    04

    “新基建”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?

    之所以叫“新基建”,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物联网、5G等设备,与传统的铁路、钢筋水泥等不同,另一方面,经济学家已达成共识,传统基建弊端较多,负面效应也不少,也就有了“基建狂魔”这个词。

    无论是基建还是“新基建”,都有着明显地凯恩斯主义色彩。

    但是,“新基建”毕竟是基建,肯定会拉动相关产业崛起,带动一批就业。但“新基建”最重要的,不仅仅是这些,更是对未来的塑造:

    我们回看历史,第一次工业革命、第二次工业革命、第三次工业革命,今天我们叫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,就是5G和人工智能等应用。每一次技术革命,都有一个重要特点: 

    新产业会重塑需求,而需求最终决定了供给,最终,新产业会重塑上一代产业的样态。

    什么意思呢?比如说,第一次工业革命,煤动力取代了马车,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,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得信息成为跟石油一样重要的物资,并且诞生了滴滴打车、共享单车、美团外卖等一系列新经济。

    而5G、人工智能等,重塑的是人与人、人与物之间的关系。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如果中国能够完成既定计划80%的“新基建”,就能成为全世界在信息技术、应用硬件层面上最先进的、最发达的国家。

    只要硬件给定了,在软件创新上,中国人的脑洞大极了,并且又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,很多国家无法实现的模式,在中国都有无限可能。

    退一万步讲,即使“逆全球化趋势”走到极端情况,很多商业仅凭中国市场也能够存活。当然,这种情况我们并不期待。

    所以说,新基建的未来不在于基建本身,而在于“路通了之后,跑起来的无数车”。

    这会是一个,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未来。

     

    05

    是否看好A股的未来?

    我的观点是:长期看好A股。

    此次股市震荡,主要是受疫情影响,而不是发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。而且中国经济“整体成长的基本面”也是没问题的。

    虽然近期2-3个月,股市会比较平稳,但是走出疫情,等新基建发挥效力,整体经济一定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。股市自然也就“水涨船高”,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不是难题,而且还会更高。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与大多数人看法不同的是,允广也长期看好美股。

    很多人看衰美股,包括很多专业机构也看衰美股。但其实,美国经济这几年反弹迹象非常高,而且美国依然是全球创新的中心,科技能力与工业水平仍然无可企及。

    与中国不同,美国股市是其经济的真实反映。所以美股不会像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,瞬间就会衰落。

    大家都知道,巴菲特是股神。有人测算过,如果在1956年,你的祖父母给你10000美元,让你跟巴菲特共同投资,现在你应该拥有27000多倍的惊人回报,而同期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11倍。

    其实,根据《投资收益百年史》和《巴菲特投资学》《滚雪球》等理论,要获取股市收益,基本条件就是两个:1、买到好公司的股票;2、以公司所有者的心态长期持有。

    这个理论加上“分散投资”的概念,就衍化成像桥水这样对冲基金的策略,核心概念就是:用杠杆扩大收益,用空头平滑风险。

    说白了,就是用时间,来获取整体股市“水涨船高”的收益。

     

    06

    “网红经济”还能走多远?

    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要先弄清楚,为什么会有“网红经济”?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无论是李佳琦还是薇娅,他们的带货能力都非常强。李佳琦5个半小时带货353万,1分钟内售罄14000支口红,还创造了一个“30秒涂口红最多”的吉尼斯记录……

    直播届流行这么一说法:“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李佳琦说OMG。”

    现在各领域都在带货,包括一些大的家电产品,像冰箱、电视,以及华为手机等,都会找网红直播。

    为什么“网红带货”有这么大的魔力?一个很本质的原因是——消费是一个不断自我暗示的过程。消费者内心希望,自己买的东西是好的、是对的,这个过程需要内心的不断确认。

    其实,当你想买一样东西的时候,往往是研究过很多次,对比过参数等,但就是下不了决心,或者同等型号不知道选哪个款式、哪个颜色好。

    网红带货的魅力就是不断地给你重复:“OMG,买它,就是这个款式!”“这个冰霜银颜色的手机,是今年最流行的颜色”“这个口红颜色好有诱惑感”…… 

    通过这个过程,不断地加深你心理的确认过程。

    卖派克钢笔的找了一个女主播,她是这样说的:“派克钢笔,是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御用的牌子哦~”

    你看,主播其实就是不断地暗示你,你的选择是对的,连英国皇室那么贵族的人,都用这个牌子,买这个肯定没错了。于是,消费者得到了自我确认。

    除了心理确认外,人们还可以通过消费,来实现幻象的身份转化。“你跟女王用同样牌子的笔,仿佛你也有女王的气质和高贵。”

    直播带货还吸引人的一点在于它更圈层化、分众趣味化,而且比较“真实”。

    圈层化就是B站、斗鱼直播、虎牙直播、小红书等,他们的人群是不同的。“真实”就是不同主播不用同一套话术,而是多彩多样,有的直播“捡鸡蛋”,有的直播种水稻,有的直播倒立健身等等。

    德国学者莱克维茨,在《独异性社会》中有这样一个观点:在“独异性”社会里,主要是“关注度竞争”,程式化的生活随时可以被抛弃,不同凡响的、更真实的人,才有吸引力。

    所以,网红带货究竟能火多久?

    从历史上看,自从人类有经济,就有大咖带货。只是用的形式不同而已,有的用报纸、有用广播,有的用视频,只不过是从大咖变成了小咖,小咖变成了小小咖……

    可以说,只要人类还要消费,“网红带货”就会一直存在。

     

    07

    是否会出现“报复性”消费?

    现在,很多人讲“报复性消费”。

    但实际上,“报复性消费”是个伪概念,或者至少是个片面的概念。

    很多人会说:“不对呀,难道疫情之后,人们不会出去消费、出去聚餐、出去旅游吗,最近都憋坏了呀?”

    会的,但是餐饮消费的量总是有限的。人吃多少东西,不会随着“报复心情”而增加太多。旅游的话,大部分人也都是先前的计划,或者本就该出去玩的。

    所以说,叫“反弹”更准确。但基本上不要对“超越常规的,额外的消费”抱太多期待。

    我更担心的是疫情中的“佛系心态”,会长远地影响消费经济。

    大家都知道,日本这几年流行“低欲望社会”,就是年轻人追求“无欲无求”,饭随便吃两口就好,房子根本不想买,衣服以简单、平价为主,追求“极简生活”“断舍离”“小确幸”。

    其实,中国的“佛系青年”“宅文化”在95后和00后中也非常普遍,疫情期间,游戏产业十分火爆,王者荣耀、和平精英,以及SONY的PlayStation都有很好的销售。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这种文化一旦形成,互联网的便利,宅经济的舒适,会使得年轻人更懒得出门消费。

    这种心态和文化,值得我们警惕。

     

    08

    在线经济,会摧毁线下实体店吗?

    疫情加速“在线经济”爆发,对大型商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。

    很多人担心线下经济会被摧枯拉朽般瓦解。如何重振实体经济?有一个可以借鉴的“小招数”:

   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小便利店就会越来越火爆。欧美、日本、中国台湾地区等,遍地都可见各种小便利店。 欧洲的便利店占零售额的5%-6%,而中国只占不足2%。 大概3000人,就可以维持一家小便利店的生存:日本有1.24亿人口,有5万多家便利店。美国是3.3亿人口,有15万多家小便利店。

    按照这个数据推算,中国14亿人,按照6000人一家店的数据保守估计,也需要20万个小便利店。

    所以说,小便利店其实市场是很大的。

    而且,这几年全国各地都流行“都市圈”,“15分钟便民商圈”等概念。上海很早就有这个提法,济南也要求,要到2021年,在中心城区共计布局114个“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”。

    全国各地这类政策非常多,北京甚至在2018年下发19条举措,对便利店的注册、审批进行放开,对新开门店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补助。

    这也是天猫、京东,全国布局小店的策略和思路。

    社区小便利店能够随时让你买菜、买水果,买生活用品,比京东还快,而且缺口也比较大,未来的潜力值得大家思考。

     

    09

    疫情之后,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是?

    除了新工作模式、在线模式会有大幅崛起之外,疫情之后的社会,其实基本上等同于常态化社会。

    尽管国际格局会改变,大国博弈会有新形势,但从中观的社会、企业层面来看,仍要追求常态化发展。

    在中国做企业、做商业,很重要的一点在于:你要看清大趋势,在“大趋势”中找到“小趋势”。

    按照清华大学教授魏杰的说法,未来有3大支柱产业:

    1、战略性新兴产业

    2、服务业

    3、现代制造业

    回顾改革开放40年,那些成功的企业,都是抓住了时代的趋势。就像张瑞敏说的:“海尔只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。”

    疫情之后,房价会涨吗?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

    这三个“大趋势”下,一定会有无数的“小趋势”。比如说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机器人、节能环保等,都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之一。

    所以说,做商业看《新闻联播》很重要,要理解国家的战略规划。另外要理解时代诉求,在一个成长性领域,做精、做深,扎根下去。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:

    比如节能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;制造大飞机的特种钢铁;最近特别火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; 电视剧《安家》的现实原型公寓,就是抓到年轻人的“租房升级”的诉求,打造“家”氛围的诉求。 再比如“消费养老”兴起、托老所兴起,智能汽车充电桩兴起等等。

    “大趋势”+“小趋势”这个思路,值得大家研究。

     

    10

    该如何看待未来5-10年?

    丘吉尔的成败告诉我们,越是至暗时刻,越要坚持下去。

    疫情之下,很多人承受着大量的挫折和痛苦。但是六和集团创始人曾经说过一句话:

    “凡事往好处想、好处做,就会有好结果。”

    陈春花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,就是2003年时候,她出任六和集团总裁,一上任就遇到很多困难,生产无法进行,出口的农牧产品因为“非典”被日本退回。

    春花老师赶紧带领企业自救,帮企业完成了出口和内销并举的业务结构转型,实现100%的增长。

    所以说,有积极心态,遇到任何变化都可以看到机会。未来就是不确定的时代,黑天鹅其实是常态,如何应对?《公主日记》中有一句话:

    勇气也许不能所向披靡,但胆怯却根本无济于事。

    对于未来5-10年的经济,日本大前研一说,未来是“低增长社会”。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“经济新常态”。

    破解这种新常态,需要三方努力:

    国家层面,继续深化改革,让市场和制度红利,承接先前的人口红利; 企业层面,要知道“低增长”不是不增长,市场高度成长你需要“跑马圈地”,市场常态化你就要扎实品质和品牌,做不可替代的“差异化”。 个人层面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。70多年前,抗日战争都没有打赢;40多年前,还没有改革开放;今天这个时代,是历史上少有的“充裕社会”,人们不再食物短缺,并且集体富裕,更应该看重的是个人价值。

    每个时代,都有它的难处,亦都有自己的英雄。

    希望你能够成为,自己的英雄。


    参考资料:

    [1]. 中信出版社,施展《溢出:中国制造未来史》

    [2]. 机械工业出版社,陈春花《危机自救:企业逆境生存之道》

    [3]. 中信出版社,魏杰《中国经济的未来》


    合作伙伴
    无棣易网